本考试说明依据教育部颁布的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(2017年版2020年修订)》,结合我省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制定。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“核心价值、学科素养、关键能力、必备知识”为考查内容,综合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,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一、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
(一)考试形式闭卷、笔试,试卷满分150分。
(二)试卷结构
1、题型:单项选择题。
2、内容比例:基础知识占60%—80%;阅读鉴赏占20%—40%
,其中现代文阅读占10%—20%,古代诗歌鉴赏占10%—20%。
二、考试能力要求重点考查考生识记与理解、分析与综合、鉴赏与评价、表达与应用等能力。
展开剩余84%1、识记与理解:能够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、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;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、句子、段落等的意思。
2、分析与综合: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,分解剖析相关2现象和问题,并予以归纳整合。
3、鉴赏与评价: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整体感知、信息提取、分析推理、整合诠释、欣赏评价。
4、表达与应用: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和具体的语言情境,正确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进行有效的表达与应用。
三、考试内容与要求基础知识
(一)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
1、语音
(1)正确识别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读音。
(2)掌握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读音。
2、汉字
(1)准确掌握现代规范汉字。
(2)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。
(3)辨别词语中的错别字。
3、词语
(1)掌握词语的基本知识,能够辨析和运用同(近)义词、反义词和多义词;能够正确理解词语的不同特点。
(2)掌握成语的特点和含义,并能正确运用。
4、标点符号
(1)掌握标点符号的作用。
(2)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。
5、句子
(1)能分清语病类型,正确辨析语病。
(2)能够准确修改语病。
(3)了解复句的意义类型,能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。
6、修辞
(1)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.
(2)正确判断和运用修辞手法。
7、表达与应用
(1)能够清晰明确地进行语言表达,前后照应、上下衔接,语气贯通。
(2)能根据语境恰当得体地表达语意。
(3)能根据所表达内容的需要进行句子仿写、句式变换。
(4)了解并掌握常用应用文体的特点、要求及写法。
(二)文言文知识
1、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。
2、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。
3、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通假现象。
4、能够辨析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。
5、理解并能够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(三)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
1、文学常识:
(1)熟悉中外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,并识记相关名句、名段、名篇。
(2)掌握作品的文体知识。
(3)了解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。
2、文化常识:了解中国古代称谓、官职、历法、节气、地理、科举、礼俗等文化常识。阅读鉴赏
(一)现代文阅读
1、正确理解和分析词语、关键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。
2、能够对文中信息进行检索、筛选、分类和整合。
3、正确分析文章的结构,理清基本思路。
4、归纳内容要点,分析、概括、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、艺术特色及作者的观点态度。
5、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、形象、表现手法及结构技巧等。
(二)古代诗歌鉴赏
1、鉴赏作品中的形象,包括意象、意境、主人公形象、作者形象等。
2、鉴赏作品的语言风格。
3、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。
4、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。
附录:推荐篇目
必修(上册)
《短歌行》(曹操)《归园田居》(其一)(陶潜)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(李白)《登高》(杜甫)《琵琶行并序》(白居易)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(苏轼)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(辛弃疾)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(李清照)《劝学》(《荀子》)《师说》(韩愈)《赤壁赋》(苏轼)《登泰山记》(姚鼐)《静女》(《诗经》)《涉江采芙蓉》(《古诗十九首》)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(李煜)《鹊桥仙·纤云弄巧》(秦观)
必修(下册)
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(《论语》)《谏太宗十思疏》(魏征)《答司马谏议书》(王安石)《阿房宫赋》(杜牧)《六国论》(苏洵)《登岳阳楼》(杜甫)《桂枝香·金陵怀古》(王安石)《念奴娇·过洞庭》(张孝祥)
选择性必修(上册)
《论语十二章》(《论语》)《无衣》(《诗经》)《春江花月夜》(张若虚)《将进酒》(李白)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(苏轼)
选择性必修(中册)
《屈原列传》(屈平疾……争光也)(司马迁)《过秦论》(贾谊)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(欧阳修)《燕歌行并序》(高适)《李凭箜篌引》(李贺)《锦瑟》(李商隐)《书愤》(陆游)
选择性必修(下册)
《离骚》(帝高阳……道夫先路)(屈原)《蜀道难》(李白)《蜀相》(杜甫)《望海潮·东南形胜》(柳永)《扬州慢·淮左名都》(姜夔)《陈情表》(李密)《项脊轩志》(归有光)《归去来兮辞并序》(陶潜)《种树郭橐驼传》(柳宗元)《石钟山记》(苏轼)《拟行路难》(其四)(鲍照)《客至》(杜甫)《登快阁》(黄庭坚)《临安春雨初霁》(陆游)
课外篇目
《报任安书》(古者富贵……俗人言也)(司马迁)《礼运》(大道之行……是谓大同)(《礼记》)《山居秋暝》(王维)《菩萨蛮·小山重叠金明灭》(温庭筠)《苏幕遮·燎沉香》(周邦彦)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(辛弃疾)《青玉案·元夕》(辛弃疾)《贺新郎·国脉微如缕》(刘克庄)《长亭送别》([正宫][端正好])(王实甫)《朝天子·咏喇叭》(王磐)
发布于:河北省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